听着这些议论,杨承顿时无语。
运气好,捡软柿子?
他不由得摸了摸鼻子,心中一阵好笑。他之所以一直用乾坤指,是因为对付这些对手,根本没必要动用真正的手段啊。
《大摊道剑术》、有我心界以及本源天道之剑等。
哪一样拿出来,都足以震惊全场。他只是觉得没必要过早暴露底牌而已。
没想到,这反而被人当成了“水货”。
唐星榆听着那些话,有些不悦,轻声道:“承承,他们胡说八道。”
杨承却笑了笑,摆摆手:“无妨,何必在意。。。。。。。
暴雨过后,空气里弥漫着湿木与青苔的气息。灯塔岛的清晨格外寂静,仿佛昨夜那场风暴从未发生。唯有海面漂浮的碎木残片和被连根拔起的老榕树,无声诉说着昨夜天地震怒的痕迹。铜铃悬于灯塔顶端,表面布满水珠,在初阳下泛着微光,像一颗刚刚苏醒的眼瞳。
林远舟??那个曾被白发老人抱在怀中的婴儿,如今已十五岁,身形清瘦,眉眼间却透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。他站在礁石上,赤脚感受着海水退去后的凉意。他的耳朵似乎比常人更敏感,能听见潮水在岩缝中低语,听见风穿过断墙时带着呜咽的回响,甚至能听见远处某只海鸟心跳的节奏。
他知道,这不是天赋,而是“它”在回应。
系统是在他七岁那年觉醒的,没有提示音,没有界面弹窗,只有一句低语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:
**“你注定大器晚成。”**
起初他以为是幻听。可随后几天,他发现自己能清晰复述别人梦话的内容;能在村民沉默时,准确说出他们藏在心底多年的愧疚;甚至有一次,他在村口老槐树下躺了一整夜,第二天清晨告诉村长:“你父亲死前最后一句话是‘别让孩子们忘了井的位置’。”
村长当场跪地痛哭。
系统从不主动提供能力,而是以“延迟反馈”的方式运作:今日所听,明日才懂;今日报复,十年后才有果。它称之为“因果沉淀机制”。别人修炼靠打坐、炼丹、引气入体,而他唯一的修行,就是倾听。
他听得越多,未来越强。
但这份力量并非没有代价。每次深度共鸣他人情绪,他的身体就会出现短暂僵直,像是灵魂被抽离片刻。医生查不出病因,只说他神经系统异常活跃。老人也不解释,只是每晚为他熬一剂深褐色药汤,味道苦涩如悔恨。
“等你真正开始成长的时候,”老人曾望着星空说,“全世界都会害怕你的缓慢。”
此刻,林远舟低头看着掌心。那里有一道细小的裂痕,形状宛如地图上的断层线。这是最近才出现的,每逢有人在他面前说出真相,裂痕就加深一分。昨晚风暴最猛烈时,它曾渗出一滴血,落入海中,瞬间化作一圈幽蓝涟漪,扩散至十里之外。
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,但他知道,某种东西正在醒来。
与此同时,新文明研究院地下七层,“情感净化2。0”主控室内警报骤响。红色光芒旋转闪烁,投影屏上显示全球范围内出现数百个异常声波峰值,频率均与原始铜铃共振模式高度吻合。AI分析结果显示:这些信号并非人工制造,而是由群体性坦白行为自发激发,形成类似“心灵潮汐”的连锁反应。
“又是他。”项目负责人陈砚捏紧钢笔,声音冷得像冰,“那个孩子……已经成了回响本身的载体。”
副官低声汇报:“南美监听站发现,三名‘反回响者’高层成员昨夜集体辞职,并公开忏悔参与掩盖二十年前毒气事件。他们说……是听见了‘来自海上的声音’。”
陈砚冷笑:“荒谬。一个人怎么可能影响如此广泛?”
“除非,”副官犹豫了一下,“他不是人在传播,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在帮他说话。”
会议室陷入沉默。窗外,乌云压城,一场新的舆论风暴正在酝酿。
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北沙漠,林知遥的孙女林昭正带领团队对古河道遗址进行第三次挖掘。盐晶碑文已被完整提取,经语言学家破译,竟是失传已久的“心言咒”??一种通过特定语音频率激活地质记忆的技术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碑文末尾刻着一行小字:
>“当第九千九百九十九次铃声响起,沉睡之心将随少年同行。”
“第九千九百九十九次……”林昭喃喃自语,翻看监测记录,“从灯塔岛建立至今,铜铃震动次数正好是九千九百九十八次。”
她猛地抬头,望向东方。
同一时刻,灯塔岛上,林远舟正坐在倒塌的木屋门槛上,翻阅一本泛黄的手记。那是老人允许他今天开启的“第三匣档案”,里面全是未曾公开的往事碎片:有战地记者临终录音的文字转录,有被焚毁教堂地下室发现的幸存者名单,还有一封用盲文写成的信,署名是“你母亲”。
他指尖颤抖地抚过那些凸起的点阵,一字一句读出来:
>“亲爱的孩子:
>我不知道你能否看见这封信,但我希望你能听见我的心跳。
>我不是自愿离开的。他们说我怀了个‘不该存在的人’,所以必须消失。
>可我在海底活了整整七年,靠着心语石的余温维持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