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渐浓,贝满女中的灯火次第亮起,照亮了求知者前行的路,也掩藏了引路者眼中复杂难言的情绪。一次重要的引见与一场郑重的告别,在这个傍晚同时发生,为吴灼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******
贝满女中暑假的到来,让什锦花园内的日子仿佛慢了下来,空气中流淌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寂静。
几日后的一个黄昏,一阵沉稳却略显迟疑的脚步声自月洞门处传来。
吴灼抬头,只见宋华卓站在那儿。他穿着一件半旧的藏青长衫,身形依旧挺拔,但往日那种飞扬跳脱的神采已荡然无存,脸上带着明显的憔悴和一种经历巨变后的沉郁。他的眼神盛满了复杂的情绪——有未散尽的悲痛,有深深的愧疚,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。
他看到吴灼,脚步顿了顿,随即深吸一口气,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,稳步走了过来。
吴灼下意识地站起身,心中有些紧张。上次他失控的情形还历历在目。
宋华卓在她面前站定,距离保持得恰到好处的尊重。他没有立刻说话,而是先郑重地、深深地鞠了一躬,腰弯得很低,姿态充满了歉意。
“灼灼,”他再抬起头时,声音沙哑却清晰,“对不起。”
吴灼微微一怔,没想到他如此直接地道歉。
“为我那天晚上的失态……和……冒犯。”宋华卓的耳根有些发红,眼神却坦诚地迎着她,“我当时……整个人都垮了,像掉进了冰窟里,什么都看不清,什么都顾不上了……只觉得你是唯一能抓住的……就那样不管不顾地……吓到你了,是我的错。”他言辞恳切,没有为自己找任何借口,将过错全然揽下。
吴灼看着他眼中的悔意和依旧未散的红丝,想起他失去兄长的痛苦,心肠不由得软了几分。她轻轻摇了摇头,低声道:“都过去了……我明白你当时的心情。华钧兄长的事……还请节哀。”
听到兄长名字,宋华卓眼眶瞬间又红了。他深吸一口气,强行压下翻涌的悲恸,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:“谢谢……灼灼,谢谢你肯听我说这些。”他顿了顿,目光望向池中残荷,仿佛陷入了回忆,“其实……我今天来,除了道歉,还想跟你说说话。有些事,憋在心里,快喘不过气了。”
吴灼安静地看着他,没有催促。
宋华卓的声音低沉下来,带着遥远的怀念:“小时候,我特别皮,上房揭瓦,下河摸鱼,没一刻消停。我哥……他比我大五岁,总是像个大人一样跟在我后头,替我收拾烂摊子。有一次我贪玩爬树掏鸟窝,摔下来折了胳膊,他背着我跑了三里地找大夫,一边跑一边骂我‘小混蛋’,可眼泪却啪嗒啪嗒的掉在我环住他脖子的胳膊上……比我还疼。”
他的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,随即又被巨大的悲伤淹没:“后来他去了讲武堂,每次回来,都会偷偷给我带些新奇的小玩意儿,还会教我打拳、骑马……他说,男儿志在四方,但要先学会保护自己和家人。”他的声音哽咽了,“可他……他现在却……”
看着他强忍泪水的模样,吴灼心中恻然。她轻声安慰道:“华钧兄长是英雄,他保护了很多人。他的志气,他的担当,会一直被人记得。”
宋华卓用力点头,抬手用力抹了把脸:“是!他是英雄!是我宋家的骄傲!可是灼灼……”他转向她,眼神脆弱而依赖,“我再也听不到他骂我‘小混蛋’了……再也等不到他回来了……”
这一刻,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飞行员,只是一个骤然失去依靠的弟弟。吴灼看着他通红的眼眶和微微颤抖的肩膀,心中充满了同情。她犹豫了一下,终究还是伸出手,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,动作有些生疏,却带着真诚的安慰:“云笙,难过就哭出来吧。华钧兄长若在天有灵,定不希望你如此强撑。”
这轻柔的触碰和温暖的话语,仿佛击溃了宋华卓最后一道防线。他低下头,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,压抑的呜咽声在寂静的庭院中显得格外令人心碎。他蹲下身去,捂住脸,任由泪水宣泄。
吴灼站在原地,静静地陪着他,充当着一个无声的倾听者和陪伴者。
过了好一会儿,宋华卓的情绪才渐渐平复。他抬起头,缓缓站起来,眼睛红肿,却比刚才清明了许多。他看着吴灼,眼中充满了感激:“灼灼,谢谢你……听我说这些废话。”
“这不是废话。”吴灼摇摇头,“华钧兄长是你重要的家人,怀念他是人之常情。”
宋华卓深深地看着她,仿佛下定了决心。他深吸一口气,语气变得异常郑重和清晰:“灼灼,我今天来,除了道歉,还有更重要的话要说。”他的声音低沉下去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我知道,因为家里的安排,因为……我哥的事,我们的婚约推迟了。我也知道,你可能……并不情愿。”
他直言不讳地戳破了两人之间那层心照不宣的窗户纸,让吴灼的心猛地一跳,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目光。
宋华卓却继续说了下去,语气坚定:“以前,我或许觉得一切理所当然,觉得我们在一起是顺理成章的事。但经过这次……我好像一夜之间明白了很多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,“明白了失去的痛苦,也明白了……有些东西,强求不来。”
他的坦诚让吴灼有些意外,不由得重新看向他。
“但是,灼灼,”宋华卓的目光炽热起来,带着军人特有的执拗和真诚,“我的心意,从以前到现在,从来没有变过。我喜欢你,想娶你为妻。这份心意,不因为任何事、任何人而改变,也不因为我哥的离开或是婚约的推迟而动摇。”
他上前一步,距离稍稍拉近,却依旧保持着克制,没有半分逾越:“我今天来,就是想清清楚楚地告诉你我的心意。不是为了逼你,也不是为了让你马上回应。我只是想让你知道,无论你怎么想,无论要等多久,哪怕等到年底,等到更久以后……我宋云笙,都会在这里等着你。”
他的宣告,直接、热烈,甚至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霸道,却奇异地没有让吴灼感到被冒犯。或许是因为他眼神中的那份经历痛苦后的真诚,或许是因为他话语里那份愿意等待的承诺。
吴灼怔怔地看着他,心中五味杂陈。抗拒吗?依然有。但在这乱世之中,面对这样一个刚刚失去至亲、却依旧将一颗赤诚之心捧到她面前的青年,她无法说出更残忍的话。更何况,那纸婚约,如同无形的枷锁,并非她轻易能否定。
她垂下眼睫,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,声音轻得像叹息:“云笙……现在说这些,还为时过早。你们家……需要时间。”
她没有直接回应他的心意,也没有拒绝他的等待,只是将话题引向了现实的悲痛。
宋华卓明白了她的回避,眼中闪过一丝失落,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:“我明白,知你视这婚约如囚笼。但华北如今是何等危局?日寇的枪炮,早已顶在北平的喉头!二十九军的将士们在长城饮冰卧雪,以血肉之躯筑墙。宋吴两家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!若此时不能同心同德,便是将半壁河山拱手送人!我宋云笙此生所求,”他声音喑哑下去,带着切肤之痛,“从来不是小儿女的卿卿我我。我所图者,乃有朝一日,能在北平建起一座比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更顶尖的物理圣殿!让中国学子不必远渡重洋,也能触摸宇宙的弦音,探索物质的终极奥秘!但这宏愿……”他喉头剧烈滚动,字字如刀剜心,“需有国!有家!有寸土立足!若无山河无恙,何来书桌安稳?若无民族脊梁挺立,何谈科学之光普照?!”
她望着宋华卓眼中那两簇灼烧的火焰——那火焰里翻腾着家国大义与个人理想的激烈搏斗,交织着牺牲的决绝与不甘的痛楚。
“我会等。等我们家走出这段阴影,也等你……做好准备。”他又深深地看了她一眼,仿佛要将这一刻印入脑海,然后再次微微躬身:“话已说完,我就不多打扰了。灼灼,保重。”
说完,他毅然转身,大步离去。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那背影比以往多了几分沉静和担当。
吴灼站在原地,望着他消失在暮色中的背影,心中乱成一团。宋华卓的告白,像一块巨石投入她本已不平静的心湖。前路依旧迷雾重重,但至少在这一刻,她感受到的,不再是纯粹的压迫,而是一份沉重却真实的……等待。而这等待,对她而言,是救赎,还是更深的束缚?她无从得知。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