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“青衫不语泪千行,
>一纸焚尽是忠良。
>若问世间何为正?
>敢把真名刻碑上。”
半年后,新帝登基,废除《肃言论律》,设立“谏言台”,允许百姓匿名上书。明心书院扩建为“昭明学府”,成为天下求真者的圣地。
祥子与阿沅并未留在京城。他们回到了东海的小村,种了几亩田,养了一条狗,每日清晨听着潮声醒来。
某个黄昏,阿沅忽然说:“你觉得,伪钥者最后的愿望实现了吗?”
祥子望着远处山坡上新开的野花,轻声道:“他说要看看春天。现在,春天来了。”
她笑了:“那我们也该去做一件事了。”
“什么事?”
“去找那个一直等你回信的人。”她从柜中取出一封信,信封泛黄,角落盖着一朵梅花印。
祥子怔住。
那是母亲临终前托人寄出的信,二十年前就被退回,直到最近才辗转送到他手中。他一直不敢拆开。
此刻,他颤抖着手撕开封口,展开信纸。字迹虚弱却清晰:
>“吾儿祥子:
>母非不愿伴你成长,实因身负秘密,恐累及你性命。我乃柳氏旁支,当年参与逆命阵设计,知晓‘钥匙’真正含义??它并非开启玄牝之门的工具,而是关闭它的唯一方式。
>盘冥非魔,乃人类集体恐惧的化身;七令非权柄,实为枷锁。唯有持钥者自愿放弃成神之路,才能让世界免于轮回劫难。
>我隐瞒一切,只为让你平凡长大。如今见你走上这条路,我不悔,唯愿你明白:真正的钥匙,从来不在手中,而在心中。
>若有一日你觉得太累,请回来,娘给你煮一碗姜汤。
>??母字”
风吹过屋檐,檐下铜铃轻响。
祥子久久伫立,泪水无声滑落。
阿沅轻轻抱住他:“你妈妈说得对。你早就做出了选择??不是成为神,而是做一个愿意回家的人。”
多年后,海边立起一座小亭,亭中挂了一口小钟,名为“归音”。每逢月圆之夜,便会自动响起,声音悠远,似在呼唤迷途者归来。
传说,若有心诚之人静听三刻,便能听见最想听到的那个声音。
有人听见母亲唤乳名,有人听见亡妻低语,还有孩子说,他听见了爸爸说:“别怕,我在。”
而祥子最后一次敲钟,是在一百零二岁那年。那天,他拉着阿沅的手,笑着说:“我好像又听见了海浪里的哭声。”
阿沅问:“这次是谁在哭?”
他闭上眼,微笑:“是未来的我们,在为还没发生的事难过。”
她握紧他的手:“那我们就提前告诉他们??别哭,路还很长,但我们一直在走。”
钟声响起,余音袅袅,融入潮汐。
天地静默,唯有风记得,曾有一个叫祥子的人,没有选择登神位,而是牵着爱人的手,把真相种进了泥土里。
后来,那土里开出了花,年年不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