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镇墓石兽,并非祥瑞。”
人群哗然。
村长立时汗如雨下。
这事儿闹的,还怪尴尬的。
村长呵呵干笑了两声,试图蒙混过关。
村民见识有限,这点乌龙情有可原。
彦博远不管众人心中如何想。
从出了府县码头起,就一直在心中盘绕的,将忘未忘的感觉找到了缘由。
他还真忘记了一个很要命的事情。
“千年前的古墓被江河淹没,又在河底变化的激流下冲塌,被洪流裹挟着,重见了天日,这石像又重又大,不是普通水流能冲上来的。”
“洪水来前河底的泥沙会被水流搅动掀起,这尊石像想来是和泥沙一块上来的。”
彦博远向四周村民解释起石像的来历,高深的话不说,怎么简单怎么来,让百姓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就行,重点强调底下水流汹涌,可能要发大水。
这东西为上古时期镇墓所用,石像尾巴不显眼处刻有古文,表示替谁守门。
年代久远,别说是村民了,就是朝里的大人们,也少有认识的。
前世还真让他们给报到皇帝面前了。
还是一位世家出身的老臣认出。
最后草草收场。
重要的倒不是石像,重要的是古墓被洪流冲塌,看门的都被冲上岸了,可见底下潮水汹涌。
当时众人的注意力全在祥瑞上面,洪水来前还在欢庆。
导致最后死伤惨重。
彦博远暗恼,他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。
纸张记录容易被人发现,是以他没把前世所知全写下,这就出了弊端。
人一忙,心神不集中就容易有疏漏。
好在事儿还没发生,尚有挽救余地。
确定石像同前世所知为同一个,彦博远介绍完后,又立马向村长及其他几位村民问询。
“村里可有收到洪期避险的通知。”
兴源水利工程少,但最基本的水文站还是有的。
在每年六月到八月的暴雨集中期,派有专人观测守涨。
一遇到河水涨幅过大,就会向各处传递汛情。
兴源采用的是羊报的方式,河水水位超过一定界线时,就由报汛人坐羊舟往下游投掷水签报信。
“今年雨期来得晚,朝廷还未派人来说要发大水。”
村长说完,另几个汉子配合村长的话,一致摇头。
彦博远眸光一沉,问河水涨了多少。
村里没人具体观察这个,只能说个模糊大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