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清晨,第一支大型商队就从东线启航。五十艘货船满载海盐、丝绸和瓷器,顺着新开辟的航道向西航行。令人惊叹的是,原本需要两个月的陆路行程,现在仅用七天就抵达了西域。与此同时,西域的玉石、羊毛、葡萄干也通过运河快速运往东方。
“陛下,”沈万财拿着第一份航运报告,兴奋得声音都在发抖,“运费只有从前的三成!预计今年商税能翻一番!光是新注册的商船就增加了五百艘!”
运河沿岸的百姓更是受益匪浅。老农王老汉带着孙子站在新修的灌溉渠前,看着清澈的河水流进干裂的土地,激动得热泪盈眶:
“娃啊,记住这一天!从今往后,咱们这祖祖辈辈的旱地也能种水稻了!这都是陛下赐给我们的福分啊!”
然而新的问题很快出现。各地官员看到运河带来的巨大商机,争相请求在沿线开设码头,为了选址吵得不可开交。
“陛下,”诸葛明头疼地呈上奏报,“已经有三个知府为争码头打起来了。凉州知府和秦州知府还在边界上立了界碑,差点引发冲突。”
墨小鱼正要发火,苏清姿轻声道:“陛下何不让他们竞争?设立考核标准,哪个地方先准备好仓库、道路等配套设施,就在哪里设码头。这样既公平,又能促进地方建设。”
这个妙主意立竿见影。各地官员不再争吵,而是争分夺秒地修建配套设施。短短一个月,运河沿线就建起了二十个新码头,还带动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。
更令人惊喜的是,运河还促进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。
沈炼带领科技发展部,在运河落差大的地段建起了十座水电站,首次实现大规模水力发电。
“陛下,”他在御前兴奋地演示着新设备,“这些电站发的电,足够供应半个大夏!而且比蒸汽发电成本低了六成!”
墨小鱼看着电表上跳动的数字,突然问:“既然成本这么低,电费能再降点吗?”
【宿主,您现在已经是大陆首富了,能不能别总想着省钱?】
【温馨提示:适当盈利有利于科技研发】
“你懂什么?”墨小鱼理直气壮,“朕这是为民着想!再说,”他偷瞄了一眼旁边的苏清姿,“皇后说过,要勤俭持家。。。”
苏清姿闻言抿嘴一笑,递上一份新的预算方案:“陛下,既然发电成本降低,臣妾建议将电费下调两成,这样既能惠及百姓,又能刺激电力使用,长远来看利润反而会增加。”
运河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。两个月后,一份详细的统计报告摆在御前:
东西货运时间缩短七成,商税同比增收三百万两,五十万农户用上灌溉水,新建码头创造十万个就业岗位,沿岸土地价格增值五倍。。。
看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,墨小鱼感慨万千:“清姿,还记得当初满朝文武反对修运河吗?都说这是劳民伤财的昏招。”
苏清姿微笑:“现在他们都在夸陛下圣明呢。昨天还有几位老臣上书,请求延长运河支线。”
“那是因为成功了。”墨小鱼摇头苦笑,“若是失败,朕就是千古罪人。说起来,最该感谢的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工匠和民工,是他们用双手创造了这个奇迹。”
当晚,墨小鱼独自登上宫墙,望着东西方向蜿蜒的灯火。那是运河沿岸新兴的城镇,如同串串明珠镶嵌在双龙之畔。
系统适时出声:
【运河经济圈已形成】
【预计年收益:八百万两】
【文明指数提升至新高度】
【解锁下一阶段发展目标】
“下一步?”墨小鱼喃喃自语,“是该好好规划未来了。”
在新建的运河总督署内,诸葛明正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。墙上挂着更宏大的规划图——要让运河连通更多支流,建设配套的灌溉网络,开发水上旅游,让大夏的每一寸土地都得到滋润,让每一个百姓都享受到运河带来的福祉。
而在遥远的西域,第一艘满载学生的官船正缓缓启航。这些西域子弟将要前往大夏理工学院求学,他们的命运将随着这条运河彻底改变。
奇迹,还在继续。而大夏的盛世,正如这奔流不息的河水,向着更广阔的未来浩荡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