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音落时,空中传来了声好似两面铁盘互相摩擦的轧轧声响,那团鲜血悄然爆散,只一落地,便化作了一个高大男子。
陈珩见他约莫二十出头,看起甚为年轻,两鬓却一片霜白,亮如水银。
其人长眉修目,锦衣玉冠,身裹有一道幽邃血烟,虽看似是轻若飘带,却莫名给人一股风雨不透的感触,好比铁山铸就,声势岿然。
“血河宗真传,吕融?”
陈珩心头一动。
同为八派六宗中人,虽血河宗远在南乾州,与位于东陆的玉宸派远隔了重重汪洋,但这两家对彼此可绝不算陌生。
如今的南乾州是一玄两魔格局。
玄者自然是八派中的阴景派,至于两魔则分为玄酆洞和血河宗。
莫看如今的魔道六宗是先天魔宗实力最强,有执六宗牛耳之势,但同为自前古时代传承至今的仙门大派,血河宗也绝非什么易于之辈。
因门中的功法神通缘故,血河宗弟子向来多事杀戮征伐种种,同中乙剑派一般喜好四下寻人斗法,在天外世界可谓是凶名累累,比之先天魔宗,倒也不遑多让。
不过眼下在陈珩看来,血河宗内最惹得他注目的??
不是那以凶烈诡异而闻名当世的血神子,亦不是六欲大魔真光、浊世还真等等无上大神通,而是一柄名为“有余涅?”的古老杀剑!
依西方佛家之论,众生得涅?,本际不可知,这世间涅?又分为两类,各是“有余涅?”与“无余涅?”。
有余涅?指生死之因之惑业已断尽,但前世惑业所造的果报身依旧存在。
那所谓无余涅?,便是指生死之因果都受尽,见人无我,意识舍离,不再受烦恼障所牵扯……………
在前古时代,极乐天大慧寺曾有一位精通剑道的古佛主取两种涅?之精义,费尽心力,终是锻成了“无余涅?”与“有余涅?”两口杀剑。
在两口杀剑当中,无余涅?剑可追溯源流,直斩根果。
因这世间的延生避灾法足有千般万种,在斗法时候,纵然一时杀败了敌手,可敌手若修有什么厉害的替死神通,虽说不能力敌,便依旧能够保有性命,不使元灵彻底崩毁。
可倘若是被无余涅?剑最后斩杀了,那即便是修行了再多的厉害神通也依旧无用。
那口杀剑能败诸华严功德,断绝一切生灭之因,令诸众生咸生怖畏,可谓是天生便克制不死之法。
如幽冥真水的修持者若被无余涅?剑斩灭,那即便是大成至境的真水境界也难挽回局势,若无其他变数加入,终难逃一个灰灰!
而无余涅?剑已是如此殊胜稀有。
那与其相对的有余涅?剑,自然也是别有一番妙用。
且同无余涅?剑比起,有余涅?剑更可谓是一口不折不扣的“魔剑”,狂怖毕显!
凡执得有余涅?剑在身,杀败了敌手,若那敌手同样也是剑道的修持者,那有余涅?剑便可将他身上的剑道感悟及出,回奉给有余涅?剑的剑主,供其参详体悟。
便不提有余涅?剑本身的无俦杀力。
单是此项,便已足够叫诸世生灵为之惊异失神了!
虽说在这世间修行,无论是何道何法,终需自我了悟。
若是太过借助有余涅?剑之能,看似是剑道境界飞涨了,实则是自坏根基,将难有成就上境可能。
但在有识者眼中,有余涅?剑驻世至今,已不知是历经了几多劫数,剑底下又不知是沾了多少剑道大能性命。
剑道修行,不仅需在生死一线中悟彻玄机,更当俱收并蓄,博采众长,融菁华于九畹,最后以孕出自家的法道来,尤其是最后的那“剑道真意”,更需如此。
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,便是如此。
那在这一层上面,借助“有余涅?剑”之力当然是上乘之法,不独陈珩,这世间剑修闻得此剑名号,大抵都是难免心动。
“昔年大慧寺那位古佛在铸成‘有余涅?和无余涅?两口杀剑后,众仙佛神圣都是瞩目,大慧寺也是迎来了一段风光,只是后来无余涅?剑被大慧寺亲手献给道廷,连有余涅?剑也在前古崩灭之后被血河宗一众仙人趁乱夺
走。
失了这两口杀剑,又因寺中古佛陆续在劫波中寂灭,堂堂大慧寺,才沦落到如今的三流教门模样,大不如前。”
陈珩心下感慨,他视线在吕融身上不动声色停了半晌,终也移开。
尽管门中是有“有余涅?剑”这等前古至宝,但血河宗的剑道高人,在明面上的数量却似乎并不算多,尚不如同在南乾州的玄酆洞。
如眼前的这吕融,在他身上便无一丝剑道痕迹。
其人气机更如千顷狂波,奔流浩浩,一望便知是将血河宗的道法练到了纯熟,任谁也不敢忽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