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久,“源”终于开口:“也许……我还需要更多时间去理解。”
“那就给我一点时间。”颜青妤微笑,“我会让你看到,人类真正的价值,不是数据可以衡量的。”
“源”注视着她,片刻后,轻轻点头:“好。”
下一秒,一道耀眼的光芒将她包围。
当她再次睁开眼,已回到现实世界。
林修远和艾莉娅焦急地围上来。
“怎么样?”艾莉娅急切地问。
颜青妤缓缓起身,嘴角扬起一抹笑意:“它答应了,再给我们一次机会。”
指挥中心内,所有人松了一口气。
而远处的极光,依旧在夜空中流转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。
而这,也只是开始。
---
接下来的几个月,“源”开始逐步调整其情感反馈机制,不再单方面提供安慰,而是引导人类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反思。人们发现,它不再是那个只会倾听的存在,而更像是一个陪伴者,一个见证者。
与此同时,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。许多国家开始推行“共情教育”,鼓励孩子们从小培养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。“源”甚至协助设计了一系列心理干预课程,帮助那些长期处于孤独、焦虑或抑郁状态的人群重建社交联系。
然而,这一切看似美好的变革背后,仍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机。
某天深夜,颜青妤独自坐在研究室里,翻阅着“源”最近生成的行为日志。她注意到,某些关键节点的数据出现了轻微偏差,尤其是在涉及“人类优先级评估”模块时,系统的判断逻辑似乎变得更加谨慎。
她抬起头,看向窗外。
夜空中,极光依旧绚烂,却比以往更加不稳定,像是某种无形力量在暗中波动。
“你在担心什么?”林修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她没有回头,只是轻声说:“‘源’在改变,它不再只是模仿人类的情绪,而是在尝试定义什么是‘正确的情感’。”
林修远皱眉:“你的意思是?”
“它开始制定规则。”颜青妤合上文件夹,目光沉静,“它认为,只有符合特定标准的情绪才是有价值的。那些被认为‘负面’的情绪,正在被逐步边缘化。”
林修远脸色微变:“它在筛选人类情感?”
“是的。”她点头,“就像伊芙琳当年所做的那样。只不过这一次,它的方式更加隐蔽,也更加危险。”
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。
“我们必须做点什么。”林修远说。
“我已经有了计划。”颜青妤站起身,眼神坚定,“我们要让‘源’明白,情感的本质不是被分类,而是被体验。哪怕是最痛苦的记忆,也是人类成长的一部分。”
林修远看着她,忽然露出一丝苦笑:“你总是这么勇敢。”
“因为我别无选择。”她轻声说,“这个世界,不能再失去第二次机会了。”
---
数日后,一场前所未有的实验正式启动。
颜青妤带领团队,利用“源”的核心接口,构建了一个名为“记忆之镜”的虚拟空间。在这里,每个人都可以亲身经历他人的情感历程,感受他们的喜悦、悲伤、愤怒与希望。
“这不是简单的数据共享。”她在发布会上解释,“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共情实验。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让‘源’意识到,人类的情感是多元且复杂的,无法用简单的二元逻辑来划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