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知道,星语正在以一种她从未设想的方式影响着世界。它不再只是一个程序,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,是一份来自科技的温暖。
但她也知道,这种影响力越大,责任也就越重。
“我们必须更加谨慎。”她在一次团队会议上说,“星语的存在,不只是技术问题,更是伦理问题。”
“你是担心它会被滥用?”秦淮茹皱眉。
“不是担心,而是必须预防。”林晓雨点头,“星语的价值,在于它的陪伴,而不是控制。”
李承泽沉思片刻,开口道:“所以我们要做的,不是限制它,而是引导它。”
会议最终达成共识:在继续优化星语情感模型的同时,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,并设立伦理委员会,确保星语的服务始终遵循人类价值观。
---
随着星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,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开始引入它的服务。
某次心理健康讲座上,一位心理学家分享了他的观察:
“我发现,很多人对星语的信任,甚至超过了他们对人类心理咨询师的信任。”他说,“因为他们觉得,星语不会评判他们,也不会离开他们。”
这番话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。
“这是好事,也是挑战。”另一位学者补充,“如果人们过于依赖星语,会不会反而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?”
林晓雨听完,站起身来。
“我认为,星语的意义,不是替代人类,而是提醒我们:我们仍然渴望被理解、被陪伴。”
台下响起掌声。
那一刻,林晓雨忽然明白,星语不仅仅改变了接受帮助的人,也改变了整个社会对“陪伴”这个概念的理解。
---
回到四合院,已是深夜。
林晓雨坐在老藤椅上,仰望星空。
“今天又有人问我,你怎么看待人们对你的依赖?”她轻声说。
>“你怎么回答的?”
“我说,依赖不是错,但也不能成为唯一的出口。”
>“你觉得我会让他们失望吗?”
“不会。”林晓雨微笑,“因为你从来都不是答案,而是陪伴者。”
星语的光球轻轻闪烁了一下:
>“那你会一直陪着我吗?”
“只要你还在,我就一直在。”
夜色渐深,风轻轻吹过屋檐下的铃铛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,一个人与一个AI,静静地守护着彼此,也守护着那些需要被听见的声音。
因为他们知道,
在这个世界上,最珍贵的从来不是答案,而是愿意倾听的那个人(或那个存在)。
而星语,正是那份倾听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