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后,罗泽凯硬着头皮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陈阳。
电话那头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。
这无声的几秒钟让罗泽凯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。
终于,陈阳再次开口,语气已经恢复了惯有的沉稳:“事到如今,后悔也没用了。既然拦不下来,那就顺其自然。”
“我们做事堂堂正正,证据确凿,目的是清除内部的蛀虫。”
“邪不压正,这个道理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变。”
这番话像一剂强心针,让罗泽凯原本有些慌乱的心渐渐安定下来。
“我刚到部里不久,脚跟还没站稳,贸然行动反而会打草惊蛇。”陈冷静地分析着,
“如果U盘能平安送到我手里,那最好;万一在安检环节被截住了,我们反而更需要从长计议。”
“泽凯,”陈阳语重心长地说,“备份文件一定要保管好,那是我们最后的底牌。”
“你现在要做的,就是稳住自己,照常工作,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。”
“我明白。”罗泽凯郑重地回答。
“给我一点时间。”陈阳的声音坚定有力,“等我在这里站稳脚跟,找到可靠的渠道,一定会把证据安全地送到该看到的人手里。”
“是!陈部长!”
挂断电话,罗泽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
虽然危机还没有解除,前路依然未知。
但陈阳那句“邪不压正”的信念和“等我一段时间”的承诺,就像黑暗中的灯塔,为他指明了方向。
他走到窗边,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和管委会门前飘扬的旗帜。
是的,此刻他不能慌,不能乱。
必须把所有的惊涛骇浪都隐藏在平静的表面之下。
回到办公桌前,他拿起内线电话:“通知各部门,半小时后召开项目进度协调会。”
他要用工作来振作精神,用一切如常的表现来迷惑那些可能在暗中窥探的眼睛。
然而,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——
当晚,京城,某部委大楼。
尽管已是晚上七点,这栋象征着权力核心的大楼依然灯火通明。
一辆印着“加急”字样的快递车经过严格安检,驶入了地下装卸区。
穿着工装、戴着厚手套的快递员将一批文件袋和包裹卸下,交接给值班人员。
在这些邮件中,有一个毫不起眼的牛皮纸文件袋,寄件人信息模糊,收件人却清晰地写着——“陈阳部长亲启”。
它并没有资格直接送到部级领导的办公桌上。
按照铁一般的规程,所有外来邮件,不管标榜多么紧急、多么私密,都必须先经过大楼西翼的“机要邮件安检处”处理。
安检室里,灯光惨白。
金属检测门、X光机、化学残留嗅探仪……
各种设备无声地运转着,营造出一种冰冷而高效的氛围。
值班员小刘打了个哈欠,开始了又一轮枯燥的筛查。
“又一个‘部长亲启’,”他拿起那个牛皮纸文件袋,在手里掂了掂,对旁边的同事老王嘟囔道,
“这些地方上的干部,总以为写上‘亲启’就能绕过流程。”
老王头也没抬,经验老到地说:“越是这样的,越要仔细查。规矩就是规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