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这是你给我的爱的凭证。
几天后,回信来了,短短一行字:
>下次回来,我教你做梅干菜扣肉。
>那才是真正的功夫。
冬天来临前,“母亲手艺学堂”正式动工。奠基仪式很简单,没有领导讲话,没有剪彩舞狮。杜佳诺和十位母亲代表一起,将各自家乡的一?土倒入奠基石下。
湖南的红壤、江西的黄土、甘肃的沙粒、四川的黏土……混在一起,不分彼此。
周明远站在她身边,低声说:“你说我们会成功吗?”
“不一定。”她望着工地,“也许很多人还是会失败,会退缩,会因为现实太难而放弃。但只要有一个女人,因为在这里学会了一项技能,挺直腰杆走进市场,敢说自己‘我能养活家人’,那就值了。”
雪花开始飘落,落在他们的肩头,落在尚未封顶的屋檐上。远处传来食堂方向的铃声??那是新装的风铃,每当有人推门进出,便会叮咚作响,如同心跳。
某天夜里,杜佳诺整理旧物,翻出当年逃离家乡时拖的那个破旧拉杆箱。箱角裂了口,贴着层层胶布。她打开它,里面只剩几件旧衣服和一张泛黄的全家福。
她抱着箱子坐了很久,然后把它搬到厨房,洗干净,擦干,放进橱柜最底层。
第二天,她在留言墙上添了一张新纸条:
>曾经我以为走得越远越好,
>后来才发现,
>真正的成长,
>是带着所有伤痕与思念,
>回到起点,
>并把它变成别人的起点。
春天来临时,第一期学员即将入学。报名人数超过八百,最终筛选出五十人,来自全国十七个省份。她们中有单亲妈妈、残疾妇女、农村留守者、城市下岗工,年龄从二十八岁到五十六岁不等。
开学典礼那天,杜佳诺站在讲台上,身后投影播放着一百位母亲的故事集锦。她说:
>“你们不是弱者,也不是受害者。
>你们是沉默的英雄。
>今天你们来这里,不是为了向世界乞求怜悯,
>而是为了证明??
>即使生活曾狠狠摔碎我们,
>我们依然可以用双手,
>把日子一勺一勺煨热。”
掌声雷动。
课程第一天,第一节课叫《如何面对失败》。讲师是一位曾在一期项目中亏损倒闭的阿姨。她说:“我亏了两万块,被人笑话‘乡下婆娘还想当老板’。但我没认输。第二年重来,现在我在镇上开了两家分店,雇了六个姐妹。”
学生们听得眼眶发红。
与此同时,“佳诺食堂”依旧每天开门迎客。菜单新增了“学员特荐菜”,每道菜都附有一张卡片,写着制作者的名字、家乡和一句话心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