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沉默良久,终下令撤回诏书,并亲笔写下八个字悬于太庙:
>**功成不居,道隐无名。**
与此同时,西域沙漠深处,一支考古队发掘出一座古老遗迹。石殿中央立着一块玉碑,上面刻着一段失传已久的经文:
>“善者不积,故能久长。
>光者不耀,故能普照。
>真正的救赎,从来不是拯救他人,而是唤醒他人自救之心。
>吾辈行路,不求留名,但求无愧。
>若后人问我何名,答曰:路人甲。
>若问何功,答曰:曾递过一碗热汤。”
落款只有两个字:
**林陌。**
消息传出,举国震动。
可就在当天夜里,玉碑忽然碎裂,化为齑粉,随风而去。唯有那两句“曾递过一碗热汤”,被一名小沙弥默记于心,日后传为禅宗公案。
又过了三十年。
初圣山迎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,她是当年南门渡口放灯的小女孩之一。如今她已是三州春风门总执事,一生行善无数,却始终未曾婚嫁。
她在柳紫嫣墓前放下一盏纸灯,轻声道:“老师,我守住了。”
当晚,她梦见自己回到童年渡口,看见年轻的林陌站在船上,正把一颗糖果抛入江中。她大声呼喊,想要追问许多事??关于他是否痛苦,是否后悔,是否也曾想过放弃?
林陌回头,微笑。
“从来没有。”他说,“每一次伸手,我都比上一次更快乐。”
她泪流满面:“那你现在在哪里?”
他指着岸边每一个提灯前行的人影:“我在他们手上,在他们心里,在每一个选择不说‘算了’的瞬间。”
梦醒时,窗外桃树再次开花。
已是春天。
第一百年,春风门不再称为“门”,而成了“风”本身。它无形无相,却无处不在。战乱年代,它是战火中传递食物的手;盛世年间,它是提醒权贵勿忘苍生的低声劝谏;灾难时刻,它是第一个冲进废墟的背影。
有人问:“如果有一天,所有人都变坏了呢?”
答案永远相同:
“那就从你开始变好。”
因为善良从来不是数量的胜利,而是火种的延续。
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在黑暗中点燃蜡烛,黎明就不会彻底熄灭。
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山谷里,一间茅屋静静伫立。屋前种着一棵桃树,树下埋着一只陶罐。每逢春分,罐中会传出极轻微的声响,像是有人在低语,又像是风吹过裂缝的呜咽。
偶尔有迷路的旅人在此歇脚,若心存善念,便会闻到一股熟悉的气息??药香混着泥土与桃花的味道。
他们都说,那一夜睡得特别安稳,梦里有个背竹篓的男人,笑着递给他们一颗琥珀色的糖果。
醒来时,掌心微热,仿佛被轻轻握过。
没有人知道那山谷的位置。
但它一直都在。
就像林陌。
就像春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