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17岁的拂宁,那是以为真的能飞上天空的拂宁。
那是还没有听障的拂宁。
拂宁以为自己不会再想画鸟了,可眼前混迹于人群之中的这对牛背鹭似乎格外受阳光偏爱,羽毛充盈到有些温柔。
她不错眼地看着它们,试图把每一个姿态、每一片羽毛都记在脑海里。
直到这对鸟儿被眼前的人群惊起,飞过新娘家盖着青瓦的屋顶至天空中去。
新娘家到了。
拂宁的目光从牛背鹭消失的方向向下移。
红,夹杂着五彩线的红,太阳一样圆而黄的帽子。
无论是红,还是黄,都是很扎眼的颜色。
一个五彩缤纷的民族,这是拂宁对花瑶的第一印象。
一面是苗族的藏蓝和阳光下闪耀的银,一面是花瑶的红和缤纷的彩。
一场婚礼,两个民族,在同一个屋檐下产生了奇妙的对撞。
红毯从院门一路铺过来,新娘被亲友接进房间,男方的宾客们被招呼到院子里大棚搭起来的席面中坐下。
现在是午饭时间,也是新娘和亲友叙旧的时间。
乡野的席面取材简单,靠山吃山,拂宁能从食物中尝到新鲜且质朴的味道。
酒水也眼熟,正是昨天姜程喝到烂醉的苞谷烧。
席面人多热闹,拂宁听不清,只是无声地默默盯着坐在右侧的姜程。
姜程侧头跟她对视,自觉将空杯子交给妹妹。
很好,很自觉,没收杯子一个。
拂宁安心了,回过神看向自己的碗,才发现已经被堆成了小山高,始作俑者正拿着筷子准备给她夹进一块更远的鱼。
拂宁连忙拿开自己的碗,朝年昭摇摇头。
坐在她左侧的年昭楞了一下,连忙手指沾着杯子里的茶水,在她们之间一块小小的空桌子上写字。
[菜,远,夹不到。]
茶水形成的字在短暂看清后就晕开,年昭的话写的极短。
[不吃,给我。]
年昭看着她笑起来,将自己的碗挪近一点。
[^o^]
她甚至最后画了个颜文字。
颜文字的笑脸和茶水一起晕开了,拂宁的心也跟着茶水一起晕开来。
怎么能有这么幼稚的小朋友?
拂宁看着那个消失的颜文字想。
她是轻度听障,又不是完全听不见。
她们坐得这样的近,年昭还坐在她听力更好的左耳边,说话清晰她能听见的。